这届世界杯含“中”量有点高!从大熊猫到中国制造能去的都去了!

远观卢塞尔体育场,它的整体外形呈马鞍状,波浪形膜结构,外幕墙是铜色圆形玻璃,配上内部灯光,使得它在夜间格外璀璨,像极了沙漠中一只“大金碗”。

这座体育场可容纳92000名观众,由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承建,中方参建人员超千人。

中方总工程师李白表示:“卢塞尔体育场是中国企业第一次以设计施工总承包的身份,参与建设国际足联最高标准的专业足球场;也是中国企业首次执行世界杯主体育场设计建造任务;更是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建造的规模最大、容纳人数最多的专业场馆。”

无论是施工设备,还是制造技术;无论是中国设计单位,还是专业施工企业,卢塞尔体育场的每个细节都在彰显中国智慧。

为实现屋面膜钻石型外观效果,团队设计了复杂的索膜结构——屋顶索跨度278米,使用2000多根索,加上外幕墙4000多个单元式镂空铝板,3.3万吨的总用钢量……团队不仅要克服张拉、找形、安装的难题,还需在50米以上的高空作业。

这是2019年8月22日拍摄的卢塞尔体育场施工现场 新华社发(董立巍摄)

设计上的创新更不胜枚举:赛时使用、赛后改建被同步考虑;在不影响外观和功能的前提下,整个幕墙外壳缩小了一圈,但内部的房间大小不变;笔直的立柱被设计成香蕉形,避免了立柱与房间的碰撞;中下层看台的每个座椅下,都有独立空调通风口,球迷的观赛体验会很舒适……这些优化设计,大大降低了成本。

根据某统计网站公布的数据,在今年的卡塔尔世界杯上,中国企业成为本届世界杯最大赞助商,为卡塔尔世界杯赞助了共13.95亿美元,超过了美国的11亿美元。共有四家中国企业入选官方赞助商名单。

就在卡塔尔对阵厄瓜多尔的揭幕战上,海信集团“中国第一,世界第二”的场边大幅汉字广告在吸引世界目光的同时,也通过电视台转播得到国内关注。

走进本届世界杯较大的一家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,货架旁,球迷、游客、当地民众正在认真挑选,各类商品琳琅满目:衣服、帽子、足球、包、围巾、手环、水杯、徽章、挂摆件、吉祥物、文具……

这家店员表示,自己在协助点货时,曾粗略做过统计,店里约七成商品都产自中国,像卖得最好的t恤衫、挂件、徽章等都有“中国制造”的标记。

除了特许商品,在义乌,一些营造氛围的产品,如彩绘笔、球衣、手摇旗等,今年都非常畅销。

主营喇叭、加油棒的店主表示,从2021年11月接到第一个世界杯订单开始,本届世界杯已带给她20%到40%的销量增长。

据义乌体育用品协会估算,从世界杯用球,到球迷喇叭;从各代表队的球衣,到大力神杯摆件、32强旗帜……“义乌制造”已经占到整个世界杯周边商品市场份额的70%。

除了世界杯比赛的球场和中国有关之外,比赛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执法裁判,这次在卡塔尔世界杯上也将有来自中国的团队。

马宁作为主裁判,曹奕、施翔作为助理裁判的中国团队入选了本届世界杯的执法名单。

三名中国裁判进入世界杯执法名单,创下了中国足球的一项新纪录。而马宁将成为历史上第二位作为主裁判执法世界杯的中国裁判。

当地时间11月17日,卡塔尔熊猫馆正式向公众开放,将要旅居中东15年的大熊猫“四海”“京京”与当地民众见面。

据了解,大熊猫们在卡塔尔适应得很好。“京京”胖了3公斤左右,“四海”也胖了3公斤多。

据了解,两只熊猫目前只能听懂四川话,当地熊猫馆的饲养员正在努力学习四川话,以便更好和大熊猫沟通。

卡塔尔世界杯,中国元素活跃在赛事的方方面面。从场馆、裁判、周边商品、赞助商到“最萌使者”大熊猫,正如中国驻卡塔尔大使周剑所说,“中国贡献”如满天繁星照亮了这场世界杯。

就在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在即之时,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、发言人华春莹20日连发8推,用8张图片介绍了本次世界杯“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”。

中国承建的卢赛尔体育场。卡塔尔世界杯的中心场馆出现在卡塔尔10里亚尔纸币(约合人民币20元)和世界杯纪念钞上。

中国裁判。中国裁判马宁、助理裁判施翔、曹奕(参与)执法卡塔尔世界杯比赛。

中国制造的商品。从口哨到主题马克杯、抱枕,约70%的卡塔尔世界杯周边商品产自义乌。

国产电动客车。赛事期间,中国制造的纯电动客车将作为接送官员、媒体工作人员和球迷往返场馆的班车。

中国承建的太阳能光伏电站。中国承建的阿尔卡萨800兆瓦光伏电站是卡塔尔首座太阳能发电站,将大力支持卡塔尔举办“碳中和”世界杯的承诺。

“踏入世界杯场地的一刻,我脑子里在想象,如果我身穿中国国家队队服征战世界杯,将是怎样的画面?”

卡塔尔世界杯揭幕战结束已经近3个小时,16岁的乃博宁林还是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。

在东道主卡塔尔与厄瓜多尔的比赛前,他与另外两名中国小球员谭博、董铁锤担任国际足联旗帜的护旗手。

2周多以前接到这个消息时,18岁的谭博半宿没睡着,他做梦都没想过,在世界杯舞台上,能以护旗手的身份亮相。

三名中国小球员目前都在西班牙的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青训梯队,因为热爱足球,他们选择了这条并不算好走的路。

乃博宁林9岁开始踢球,能走上足球这条路,离不开他父亲的影响。“当时我爸每周末都去踢球,他们比赛中场休息时,我就上去踢一踢。”他说。

父亲对于足球的热爱,传递给了他。乃博宁林觉得,人生还是要做一些自己热爱的事情,如果不喜欢,那么成功的几率也不会大。

11岁时,乃博宁林前往西班牙踢球,在别人已经陆续升上梯队时,他依旧停留在校队阶段。“当时压力很大,旁边的人也会说,怎么别人都在梯队了,你还在校队?”

“一上来就感觉区别很明显,自己非常吃力。而且升上梯队不是就一直在那了,如果水平不够,还是会被调回来。不过,我最后还是适应了。”他说。

和乃博宁林同样,谭博和董铁锤喜欢上足球并决定为之奋斗,也离不开父母的支持与影响。

谭博小学时就读于一所北京的手球特色学校,不过他偏偏爱上了足球。“当时看到有高年级同学在操场上射门,就觉得特别威风,我就跟爸妈说,我很喜欢足球。”

虽然踢足球或多或少会和学习有冲突,但谭博的父母并没有太顾忌,而是一直支持着他的爱好。

董铁锤的父亲喜欢篮球,本想培养他打篮球。但董铁锤觉得篮球太大了,便选择足球,一直坚持到了现在。

提到在海外踢球的这5年时间,谭博认为自己的足球理念和意识都有很大的提升,西班牙语水平也高了很多,可以与队友们一起讨论战术。

刚进入马竞梯队时,由于性格内向和语言不通,谭博很少与人沟通,但他的队友们往往能主动帮助他融入。

对于自己的梦想,谭博表示他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世界一线球员,可以为中国国家队贡献自己的力量,身穿中国队服征战世界杯。

乃博宁林也是如此,在世界杯揭幕战上,作为护旗手踏入球场的一刻,他在脑海里想象,作为球员踏上世界杯赛场的那一天,该是怎样的景象。

“播放两队国歌时,我还在想,如果有一天自己能穿上国家队队服在世界杯上高唱国歌,该有多么美妙。”他说。

有了这次世界杯护旗手的经历,乃博宁林更加坚定地想要完成自己的梦想:“我要更加努力,争取进入国家队,为国征战更多的比赛。”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